<object id="4pm5u"></object>

<object id="4pm5u"><sup id="4pm5u"><mark id="4pm5u"></mark></sup></object>
  • <big id="4pm5u"></big>

          1. <big id="4pm5u"></big>
          2. 您當前位置:首頁 > 行業資訊
            行業資訊
            安徽省2022年中小學教師公開招聘省命題考試中學信息技術學科筆試大綱
            日期:2022-12-12瀏覽:172 次
            一、考試目標與要求(一)考試目標考查考生中學信息技術課程與教學論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能運用這些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解決有關中學信息技術學科教學中的實際問題,具備從事中學信息技術學科教育教學工作所必需的...

            一、考試目標與要求

            (一)考試目標

            考查考生中學信息技術課程與教學論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能運用這些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解決有關中學信息技術學科教學中的實際問題,具備從事中學信息技術學科教育教學工作所必需的基本教學技能。

            (二)考試要求

            1. 考查教育部頒布的普通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關于信息技術部分學科基本知識與基本技能,信息技術發展的歷史和現狀,以及信息技術最新發展動態。

            2.考查高等教育中與中學信息技術教學內容相對應的專業知識。

            3. 考查中學信息技術課程與教學論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以及運用這些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解決教學中實際問題的能力。

            4. 具備從事中學信息技術學科教育、教學工作所必需的基本教學技能和持續發展自身專業素養的能力。


            二、考試范圍與內容

            (一)學科專業知識

            1.互聯網與創新

            1)通過在線活動,分析互聯網應用的特征,理解互聯網給人們生活和學習帶來的影響,認識到互聯網對社會發展的創新價值和潛力。

            2)能夠根據學習和交流的需要,使用互聯網搜尋、遴選、管理并貢獻有價值的信息,提高搜索效率。

            3)了解常用互聯網應用中的信息,能夠使用適當工具對網頁信息進行編輯,知道網絡中信息編碼、傳輸和呈現的原理。

            4)在“互聯網+”情境中,體驗在線學習、生活和交流的新模式,合理應用互聯網提高學習與生活質量。

            5)使用互聯網應用時,能夠利用用戶標識、密碼和身份驗證等措施做好基本防護,會使用網盤和加密軟件等數字工具對重要信息及隱私信息進行備份和加密。

            6)了解云存儲、云計算的原理,認識到互聯網帶來的新媒體、新社交、新資源對學習和生活的影響。

            2.物聯網與探索

            1)通過實例感受萬物互聯的場景,知道物聯網與互聯網的異同,認識到物聯網的普及對學習和生活的影響。

            2)通過對身邊真實應用場景中物聯網的分析,認識物聯網實現萬物互聯的基本原理。

            3)自覺遵守物聯網實驗的操作規程,會使用實驗設備搭建物聯系統原型,并能通過實驗平臺讀取、發送、接收和使用數據。

            4)通過簡易物聯系統的設計與搭建,探索物聯網中數據采集、處理、反饋控制等基本功能,體驗物聯網、大數據及人工智能的關系。

            5)了解身邊的物聯設備及其對塑造網絡虛擬身份的作用,有意識地保護個人隱私,進行安全防護。

            6)了解物聯網中發展自主可控技術的意義,認識自主可控生態體系對我國國家安全的重要作用。

            3.人工智能與智慧社會

            1)通過認識身邊的人工智能應用,體會人工智能技術正在幫助人們以更便捷的方式投入學習、生活和工作中,感受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給人類社會帶來的深刻影響。

            2)通過分析典型的人工智能應用場景,了解人工智能的基本特征及其所依賴的大數據、算法和算力三大技術基礎。

            3)通過對比不同的人工智能應用場景,初步了解人工智能中的搜索、推理、預測和機器學習等不同實現方式。

            4)通過分析典型案例,對比計算機傳統方法和人工智能方法處理同類問題的效果。

            5)通過體驗人工智能的應用場景,了解人工智能帶來的倫理與安全挑戰,增強自我判斷意識和責任感,做到與人工智能良好共處。

            6)通過各個領域的人工智能應用,了解智慧社會是集成了多種具有人工智能基礎設施和服務的智能生態系統的新型社會形態,認識到為保障智慧社會的安全需要發展自主可控技術的必要性。

            4.數據與計算

            1)在具體感知數據與信息的基礎上,描述數據與信息的特征, 知道數據編碼的基本方式。

            2)在運用數字化工具的學習活動中,理解數據、信息與知識的相互關系,認識數據對人們日常生活的影響。

            3)針對具體學習任務,體驗數字化學習過程,感受利用數字化工具和資源的優勢。

            (4)通過典型的應用實例,了解數據采集、分析和可視化表達的基本方法。

            5)根據任務需求,選用恰當的軟件工具或平臺處理數據,完成分析報告,理解對數據進行保護的意義。

            6)從生活實例出發,概述算法的概念與特征,運用恰當的描述方法和控制結構表示簡單算法。

            7)掌握一種程序設計語言的基本知識,使用程序設計語言實現簡單算法。通過解決實際問題,體驗程序設計的基本流程,感受算法的效率,掌握程序調試與運行的方法。

            8)通過人工智能典型案例的剖析,了解智能信息處理的巨大進步和應用潛力,認識人工智能在信息社會中的重要作用。

            5.信息系統與社會

            1)探討信息技術對社會發展、科技進步以及人們生活、工作與學習的影響,描述信息社會的特征,了解信息技術的發展趨勢。

            2)通過分析典型的信息系統,知道信息系統的組成與功能,理解計算機、移動終端在信息系統中的作用,描述計算機和移動終端的基本工作原理。

            (3)通過分析物聯網應用實例,知道信息系統與外部世界的連接方式,了解常見的傳感與控制機制。

            4)觀察日常生活中的信息系統,理解計算機網絡在信息系統中的作用,通過組建小型無線網絡,了解常見網絡設備的功能,知道接入方式、帶寬等因素對信息系統的影響。

            5)通過分析常見的信息系統,理解軟件在信息系統中的作用, 借助軟件工具與平臺開發網絡應用軟件。

            (6)在日常生活與學習中,合理使用信息系統,負責任地發布、使用與傳播信息,自覺遵守信息社會中的道德準則和法律法規。

            7)認識到信息系統應用過程中存在的風險,熟悉信息系統安全防范的常用技術方法,養成規范的信息系統操作習慣,樹立信息安全意識。

            8)通過搭建小型信息系統的綜合活動,體驗信息系統的工作過程,認識信息系統在社會應用中的優勢及局限性。

            6.信息技術創新應用

            1)三維設計與創意

            l 了解三維設計及相關技術的發展和應用。

            l 掌握三維設計的基本方法。

            l 理解三維設計中的建模。

            l 知道利用三維設計軟件創作三維作品,添加適當的效果,達到設計的要求。

            l 知道選擇適當的形式發布三維作品,實現表達意圖。

            l 能適當評價與鑒賞三維作品。

            2)開源硬件項目設計

            l 認識開源硬件的特征與發展。

            l 知道基于開源硬件完成項目的基本流程,知道常用開源硬件的功能與特征。

            l 能設計基于開源硬件的作品開發方案,描述作品各組成部分及其功能作用,明確各組成部分之間的調用關系。

            l 能選擇恰當的開源硬件,了解優化作品設計方案的途徑。

            l 了解各種設備與組件的安全使用規則和方法,能利用開源硬件、相關組件與材料完成作品制作。

            l 能使用開源硬件的設計工具或編程語言實現作品的各種功能模塊。

            l 能測試、運行作品的數據采集、運算處理、數據輸出、調控執行等各項功能,優化設計方案。

            l 知道開源與知識分享的精神,理解保護知識產權的意義。

            3)移動應用設計

            l 認識移動技術對人類社會的影響。

            l 了解常見移動終端的類型與功能,描述移動終端的特征與組成,認識不同移動軟件系統的特點。

            l 了解移動應用的基本架構,了解移動應用設計與開發的基本方法。

            l 了解移動終端中常用傳感器的種類及功能,理解其數據采集方式,能在移動應用設計中使用多種數據輸入方式。

            l 了解移動終端的多種信息輸出方式,能在移動應用設計中使用多種信息輸出方式。

            了解移動應用中本地數據存儲與讀取的基本方法,能初步利用適當的應用程序接口(API) 讀寫數據。

            7.硬件維護

            1)計算機的基本組成和工作原理,以及相關的軟硬件知識。

            2)熟悉各種常用的操作系統;安裝、使用、備份與還原操作系統。

            3)磁盤分區,修改注冊表,設置BIOS等操作。

            4)病毒、惡意插件的防范與處理的基本方法。

            5)常用辦公設備,如打印機、掃描儀、音響、數碼照相機、攝像機等設備的性能,安裝、調試設備。

            6)學校班班通常用設備維護與管理。

            (7)智慧課堂、智慧校園管理。

            8. STEAM教育和創客教育

            1)了解STEAM教育和創客教育,知道其實施方法與步驟。

            2)3D打印、Arduino和Micro:bit智能設計、智能機器人制作、移動APP編程。

            (二)學科課程與教學論及其應用

            1.課程與教學基礎知識

            1)信息技術課程的課程性質、基本理念、設計思路和課程目標,中學信息技術教學的特點和教學原則。

            2)課程結構、內容標準和要求。

            3)信息技術學科核心素養(信息意識、計算思維、數字化學習與創新、信息社會責任)。

            4)信息技術教學原則、教學策略。

            5)信息技術教學的特點、規律及一般過程,信息技術教學的基本方法。

            6)信息技術教學評價的方式、功能與策略。

            2.課堂教學能力

            1)根據課程要求、教學內容和學生情況確定合理的教學目標。

            2)根據教學目標,確定教學重難點,選擇適當的教學媒體和教學策略。

            3)根據教學目標要求,合理安排教學流程,開展相應教學活動(如導入、提問、活動、評價等)。

            4)撰寫規范、合理,適合教學實際的教學設計。

            5)引導選用常見的數字化資源與工具,有效地管理學習過程與學習資源,創造性地解決問題,形成創新作品。

            5)信息技術教學評價的知識和方法,對學生的學習活動進行合理、有效評價。

            6)整合、制作、應用與學科相關的教學資源以優化學習環境,如使用與制作課件、微課等。


            三、考試形式與試卷結構

            1.考試形式:閉卷、筆試。

            2.考試時間: 150分鐘,試卷分值120分。

            3.主要題型:選擇題、填空題、簡答題、分析題、教學設計題等。

            4.內容比例:學科專業知識約占70%,學科課程與教學論及應用約占30%。

            更多教師類相關信息,請及時關注拓知教育網站或“師道拓知教育”微信公眾號

            電話:0551-62678862

            合肥總部:合肥市蜀山區環球金融廣場B座7樓


            • 普通話考試
            • 考試提醒
            考試項目 2022安徽教師資格證筆試
            報名時間 9月2日8:00-5日17:00
            審核時間 9月6日17:00前
            繳費時間 9月8日24:00前
            準考證打印 10月25-29日
            筆試時間 10月29日
            • 模擬真題
            • 我的考編心得
            拓知教育 Copyright @ Anhui Yungster Cultivate Center 版權所有 皖ICP備16000503號
            地址:合肥市蜀山區長江路與長豐南路交口環球金融廣場B座7樓(乘坐地鐵2號線、公交B3、116路、136路到安農大站牌下車即到) 電話:0551-62677862
            无码中文字幕一Av王